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独藏医鉴

  • 仝小林“独藏”辨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杨小霏;王涵;唐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胃癌发展的重要前期病变。其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肠反流、药物不当使用及自身免疫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病因复杂且个体差异显著,目前尚缺乏一种高度特异性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仝小林提出的“独藏”辨识体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个体化治疗分析。该体系以抓住病症中的核心症状为基础,结合整体病机进行精准诊疗。在这一框架下,辨证不仅是连接疾病与症状的关键环节,还通过上溯病因、下求病机,实现“病-症-证-因机”的有机结合。通过辨识患者“胃部怕凉、胃痛伴背心疼痛”这一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独藏”症,结合四诊,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2025年04期 v.41 35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学术探讨

  • 《温病条辨》辛药治燥法机理探究

    张鹏起;邹伟;崔一之;张千石;王东岩;

    《温病条辨》对燥邪的传变过程始终围绕“辛以润燥”这一治疗大法。认为外感燥邪阻滞气机,通过三焦传变,燥邪首先侵犯上焦肺气,阻滞气机,故治以辛温、辛凉解表;继入中焦,由胃起始,治以苦温甘辛法;顺移大肠,则用通畅下法;再入下焦,由肺及肝,外燥搏血,伏邪结气,治以甘辛,强调治燥勿忘疏通气机,通透宣化以除燥。对《温病条辨》“辛以润燥”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整理,旨在总结燥邪致病的传变规律及用药特点,进而拓宽辛味药治疗内外燥的应用范围,扩大燥邪致病的疾病谱系及辨治思路。

    2025年04期 v.41 359-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肺通调水道”探讨麻黄石膏药对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

    徐美铭;王怡;袁文丽;姚天文;韩世盛;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中医属“水肿病”范畴,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炎症介导肾脏超微结构损伤、水液电解质代谢失调相关。“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对人体水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肺肾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方面共同发挥重要作用。麻黄配伍石膏可减少炎症因子,调节免疫、调控水通道蛋白表达等。两药合用有平喘利水、解表清里的功效。通过阐述“肺通调水道”的理论来源,结合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总结麻黄石膏药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和不同配比下的作用偏重。以“肺主通调水道”为切入点,阐述麻黄石膏药对在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应用及可能机制。

    2025年04期 v.41 363-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未病先防理念探讨宗气学说在房颤防治中的运用

    田伟;张大炜;于启明;

    宗气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宗气具有协理心肺气血运行,调控人体生命节律的功能。宗气失常与房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宗气亏虚是房颤多种危险因素的关键病机,同时也可能是心房重构进展的重要机制。针对具有多重房颤危险因素且已有发生房颤趋势的患者进行干预,防止其发生房颤,属于中医“未病先防”的范畴。对于这类患者,在治疗时需注意补益宗气,使宗气得充,功能正常,截断房颤发生之势。在补益宗气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病情结合使用活血与利水之品,使宗气充沛,循行正常。

    2025年04期 v.41 368-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重构本草

  • 重构本草——火麻仁

    刘彦汶;孙郡;胡诗宛;郑仲华;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火麻仁:功效主要为润肠通便。症靶为便秘、心悸。标靶为高血脂、心律失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火麻仁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脂、降压、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火麻仁果皮中的毒性成分具有致幻作用,故临床使用中应去除果皮,同时注意用量。现代临床常规使用剂量为6~90 g。

    2025年04期 v.41 373-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重构本草——秦艽

    李文轩;唐雪冰;翟思琪;赵利利;郑仲华;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秦艽:功效主要为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症靶为肢节疼痛、骨蒸潮热、黄疸、四肢拘挛。标靶为高尿酸血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秦艽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保肝、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压、抗肿瘤、抗病毒、降尿酸、保护心脏等作用。秦艽甲碱为秦艽的成分之一,长期大剂量服用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或心悸、心率减慢,故临床中应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下焦虚寒、小便不禁、大便滑者忌用秦艽。临床常用剂量为6~60 g。

    2025年04期 v.41 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验传承

  • 吴圣贤从《内经》“食气入胃”辨治动脉粥样硬化

    张珉;苏文全;杜雅薇;吴圣贤;

    吴圣贤教授结合《内经》“食气入胃”经典理论及临床经验,将动脉粥样硬化归属外科“脉生痰核”范畴进行分期论治,认为其病因病机首先是脾虚肝郁、痰瘀内生,继则痰瘀壅遏心脉化火成毒,终致气虚毒滞耗损肺气,强调“痰瘀热毒虚”的动态演变。治疗上以初期补脾疏肝、化痰祛瘀,中期清火解毒,后期补气解毒为原则,自创方药或运用经典名方,以达到消积化核、稳定斑块、敛疮生肌之效。其“脉生痰核”理论,突破了内伤外科界限,坚持了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分期论治的原则,为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

    2025年04期 v.41 379-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于增瑞活用四逆散治疗多种疾病的经验

    高星亮;于增瑞;

    于增瑞认为,四逆散是治疗各种疾病的经典方剂,该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和气机等功效。辨证施治,灵活运用、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升降收散、调理枢机、注重整体观念是于增瑞应用四逆散治疗各种疾病的核心理念,于增瑞严格遵守治疗原则,将四逆散联合应用在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

    2025年04期 v.41 384-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柳刚运用颈椎横突尖针刺法配合松肌调曲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

    张菲;柳刚;

    柳刚教授将椎动脉型颈椎病病机演变过程分为“首病气血,次伤筋骨,后形病及神”三个阶段,认为病机关键在气血与筋骨。临证时谨守病机,从整体出发,提出“以气为顺,以血为和;以阳为重,以神为主;以松为法,以调为度;以养为助,以常为适”的学术思想,坚持“针推并重,中西互用,身心同调,防治结合”的原则,将经络与解剖相结合,运用独创的颈椎横突尖针刺法,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通畅气血,辅以督脉穴位助阳调神,结合松肌调曲推拿法松筋调骨,配合日常调护巩固疗效,效果显著。

    2025年04期 v.41 387-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实验研究

  • 千层纸素A对卵巢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尹思源;越皓;

    目的 研究千层纸素A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作用机制,同时评估其对于A2780型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具体影响,旨在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路径。方法 采用CCK8技术来分析不同剂量下千层纸素A对A2780细胞系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克隆形成测试来观察千层纸素A在各种浓度条件下对该类细胞克隆能力的作用。利用划痕愈合试验考察千层纸素A对细胞迁移性的调控作用。运用Transwell法检验千层纸素A抑制细胞侵袭力的效果。借助流式细胞仪测量千层纸素A处理后A2780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千层纸素A能够显著降低A2780细胞的增殖速度,并对其克隆形成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流式细胞术的数据,发现该化合物还能有效限制A2780细胞的迁移活动,Transwell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千层纸素A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性功能。结论 千层纸素A展现出了良好的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特性的潜力。

    2025年04期 v.41 393-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温肾活血解郁方对卵巢去除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PI3K/AKT/mTOR通路表达调节作用研究

    潘勇泉;陈勇;郑兆宽;黄浩;

    目的 探究温肾活血解郁方对骨质疏松大鼠PI3K/AKT/mTOR通路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温肾活血解郁方治疗)及治疗组+LY294002组。除假手术组只进行卵巢切开和暴露,不切除卵巢外,其余3组均进行结扎卵巢并切除。温肾活血解郁方治疗12周后,对各组大鼠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b.Tn)、骨体积/总体积(BV/TV)、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分离(Tb.Sp)进行评估;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和C末端端肽(CTX)的水平;qRT-PCR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Ⅰ型胶原α1(CoL1A1)、核因子κB配体受体激活剂(RANKL)、Osterix和骨保护素(OPG)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MD、BV/TV、Tb.N、Tb.Th、ALP、OC、Runx2、Osterix、CoL1A1、OPG、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明显降低,而Tb.Sp、CTX、RANKL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经温肾活血解郁方治疗后BMD、BV/TV、Tb.N、Tb.Th、ALP、OC、Runx2、Osterix、CoL1A1、OPG、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明显上升,而Tb.Sp、CTX、RANKL降低(P<0.05);与治疗组比较,治疗组+LY294002组注射LY294002后BMD、BV/TV、Tb.N、Tb.Th、ALP、OC、Runx2、Osterix、CoL1A1、OPG、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明显降低,而Tb.Sp、CTX、RANKL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温肾活血解郁方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骨质保护作用,从而缓解卵巢去除诱导的骨质疏松症。

    2025年04期 v.41 398-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

  •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斯木巴特·努尔杰恩斯;于国泳;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缓解率、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2例,按RCT的临床试验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初期正常使用降糖药物,干预3 d后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停西药。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统计观察组西药减停率;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BG)、餐后 2 h胰岛素(2 hINS)、尿常规指标葡萄糖(GLU)、尿蛋白下降指数PRO。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HbA1c、2 hBG、2 hINS及尿常规GLU、尿蛋白下降指数均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的2 hB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患者西药减停率、降低患者HbA1c、2hBG、2hINS及改善尿常规GLU、尿蛋白下降指数等诸多方面都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安全性。

    2025年04期 v.41 404-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对脾胃经体表温度特性的影响

    王逸潇;时嘉璠;李莹秋;黄怡然;李文迅;

    目的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脾、胃经经穴热学特性,以及艾灸关元穴后对其相关经穴热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痛经组,22例无痛经病史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在月经来潮的1~3 d,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2组脾、胃经经穴(太白、地机、血海;冲阳、足三里、梁丘)的红外辐射温度,比较2组的红外温度差异;痛经组在关元穴进行单次30 min的艾灸治疗,?比较艾灸前后痛经组的脾、胃经相关经穴温度变化、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痛经组双侧梁丘、地机温度有所降低(P<0.05);痛经组双侧冲阳、足三里温度显著降低(P<0.01)。与艾灸前相比较,患者月经期腹痛VAS和SF-MPQ评分显著降低(P<0.01),痛经症状明显改善;红外结果显示双侧足三里、梁丘、血海及右侧地机温度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可能与提高患者脾、胃经温度有关,通过温通经脉,调补脾胃以缓解痛经症状。

    2025年04期 v.41 409-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甲型流感病毒与COVID-19患者血常规差异分析

    张娟;徐邦牢;李伟杰;杨娜;

    目的 甲型流感病毒和COVID-19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但致病机制不同。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对白细胞计数和血常规参数的影响,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见解。方法 本研究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2023年)甲型流感和COVID-19患者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数据,其中甲型流感患者222例,COVID-19患者186例,对照组100例。CRP数据包括146例甲型流感患者和149例COVID-19患者。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甲型流感组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总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计数较高,但中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和CRP水平低于COVID-19患者。各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单核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较COVID-19和甲型流感患者的血常规参数和CRP水平,甲型流感患者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更高,表明免疫应答更强。两种感染的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COVID-19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影响。2个感染组的网织红细胞计数均较低,其中COVID-19最低,提示骨髓受损。甲型流感的CRP水平低于COVID-19,这表明在COVID-19病例中存在炎症和潜在的细菌共感染。

    2025年04期 v.41 415-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CEA、HE4、SCC-Ag、CA199、CA125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邱宁;邢娜;王源;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人附睾蛋白4(HE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102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手术治疗,且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26例)和预后良好组(76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患者血清CEA、HE4、SCC-Ag、CA199、CA125水平,分析宫颈癌患者上述血清指标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关系,并分析上述血清指标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KP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EA、HE4、SCC-Ag、CA199、CA125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Ⅲ~Ⅳ期、低分化、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血清CEA、HE4、SCC-Ag、CA199、CA125水平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CEA、HE4、SCC-Ag、CA199、CA125水平与KP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CEA、HE4、SCC-Ag、CA199、CA125联合检测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0,高于五者单一检测(0.807、0.757、0.766、0.745、0.784,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CEA、HE4、SCC-Ag、CA199、CA125水平呈高表达,五者可参与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且五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

    2025年04期 v.41 42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素与心肺功能的关系

    黄积存;陈德丹;苏会钦;李亮;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医证素分布与人口学特征、心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及中医证素分布,分析中医证素分布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中医证素分布与心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中,女性、年龄≥80岁及NYHA心功能Ⅲ级占比较高,分别占65.33%、72.00%及59.33%。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单证素占比为20.67%,双证素占比为32.67%,三证素占比为26.00%,四证素占比为11.33%,五证素占比为6.67%,六证素占比为2.00%,七证素占比为0.67%。高血压合并HFpEF不同中医证素的性别及年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与无氧阈(AT)呈负相关(r=-0.465,P<0.05),痰浊、阴虚均与峰值摄氧量(PeakVO_2)呈负相关(r=-0.487、-0.502,P<0.05),痰浊、阴虚均与峰值代谢当量(PeakMET)呈负相关(r=-0.504、-0.498,P<0.05)。结论 女性及高龄群体HBP合并HFpEF患病风险较高,且多处于心功能Ⅲ级,而单证素、双证素、三证素占比较高,中医证素与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而与患者心肺功能密切相关。

    2025年04期 v.41 425-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药物治疗管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范冰惠;姚晓颖;

    目的 探讨在药师参与下通过药物治疗管理(MTM)对缺血性脑卒中(IS)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安全、经济和依从性。方法 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4月的大庆油田总医院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IS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即对照组采用传统医护治疗模式,研究组在传统医护治疗模式基础上进行药师参与的MTM服务,并在出院后每个月进行1次药学随访。比较2组的住院期间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经济费用、服务前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时回访记录出院1,3月后患者依从性改变以及血压管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在依从性、服药总数、药物费用占比、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的第1,3个月的回访中,研究组依从性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药师参与下对IS伴高血压患者进行的院内外MTM服务,促进合理用药,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经济负担与不良反应,对加强血压管理,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和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2025年04期 v.41 430-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连柏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倪嘉淳;卢宇畅;蒋嘉奇;钱诗维;梁彪;杨忆衡;黄硕;谈佳颖;王振宜;

    目的 观察连柏灌肠方与美沙拉秦肠溶片联用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大肠湿热型UC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最终纳入48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47例。对照组予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连柏灌肠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TCMSS)、改良Trueloveh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改良Mayo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TCMSS分数均降低(P<0.05),但试验组分数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治疗后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均从中度向轻度迁移(P<0.05),但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改良Mayo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且试验组更低(P<0.05)。治疗12周后,2组的血红蛋白及血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柏灌肠方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活动期UC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及内镜下表现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4期 v.41 435-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小针刀联合补阳还五汤应用于椎间孔镜术后的效果

    冉玥;田斌武;赵亚飞;温石磊;

    目的 研究小针刀联合补阳还五汤应用于多节段腰椎管狭窄(LSS)椎间孔镜术后,对患者术后残余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7月本院诊治的140例多节段LSS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研究组给予小针刀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腰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 d,2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ODI评分和尼龙绳试验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以及6个月VAS评分逐渐递减,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以及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逐渐递减,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1个月以及6个月JOA评分、尼龙绳试验评分逐渐增大,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ODI评分逐渐减小,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补阳还五汤有利于多节段LSS患者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康复,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术后疼痛、炎症反应、整体症状和功能恢复方面均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2025年04期 v.41 441-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甲状腺髓样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

    黄锦杭;陈桂武;陈思远;刘文芹;冷晓玲;彭悦;

    目的 探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甲状腺髓样癌(MTC)颈部淋巴结转移(LNM)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22年8月经病理证实为MTC患者共37例,根据肿块直径将患者分为小肿块组11例(≤10 mm)、中肿块组8例(>10 mm,≤20 mm)、大肿块组18例(>20 mm),分析MTC的超声特征;37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转移将患者分为无LNM(n=9)、有LNM(n=14),分析LNM的超声特征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征象构建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大肿块组MTC出现囊性变、钙化的比例较高,与中肿块组MTC和小肿块组M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肿块组MTC出现纵横比>1的比例较高,与大肿块组MTC和中肿块组M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大肿块组多为Ⅲ级血流信号,小肿块组多为0级血流信号。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低回声、超声提示LNM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96(95% 置信区间:0.802~0.954,P<0.05),当约登指数为最大值时,该模型的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87.34%。结论 不同病灶大小的MTC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Logistic分析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低回声、超声提示LNM为MTC患者发生LNM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MTC患者LNM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41 446-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潘丽佳;王宇驰;高凤奇;王俊愧;王广涛;刘志成;耿辉;

    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是儿童急性非创伤性跛行的最常见原因。患病率较高,患儿通常表现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有跛行或拒绝负重。其病因可能与感染、创伤、变态反应等相关。由于缺少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需进行排除性诊断。治疗上主要采取保守方案,一般预后良好。国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整理相关资料发现中医相关疗法如牵引、中药贴敷等疗效显著。通过对儿童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归纳,加深对此疾病的认识,可以提高临床医生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参考。

    2025年04期 v.41 452-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线粒体调控机制对中药防治NASH的研究进展

    于云飞;白洛宁;焦靖雯;王蓉芝;王琳雳;李宝龙;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除了对肝脏有着严重损害,还能诱发多种并发症。临床中对于NASH常采取西药手段进行防治,尽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中的毒副反应又使肝脏的负担进一步增加。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在NASH的防治中也有一定的效果,不仅毒副作用小、配伍相对灵活,还能大大降低对肝脏的负荷,显现了极强的发展前景。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调控机制在NASH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药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表明,其可以通过调控线粒体的相关功能,防治NASH。通过基于线粒体调控机制对中药防治NASH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运用中药防治NASH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4期 v.41 456-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EGFR抑制剂联合KRAS G12C抑制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黄程;肖中祥;苏博闻;吴天昊;赵毓;张广军;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发生率在结直肠癌(CRC)患者中为40%。在此类突变的CRC各亚型患者中,以KRAS G12C突变患者的预后为最差。KRAS既往曾被认为“不可成药”靶标,多年来此类CRC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基石。虽然此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治疗现状,但耐药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疗效。目前,多种KRAS G12C抑制剂的上市使用给临床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单独使用该类制剂治疗CRC的疗效仍然较低。近些年,KRAS G12C抑制剂与EGFR抑制剂联合治疗CRC取得不错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两者联用可发挥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EGFR抑制剂联合KRAS G12C抑制剂治疗晚期CRC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晚期CR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4期 v.41 461-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槐耳清膏或其复方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秦玮;程斯文;聂维辰;李兵;陈锐;聂萍;

    槐耳凭借其破血、益气等功效,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槐耳清膏及其复方制剂激活PI3K/AKT/mTOR和NF-κB信号通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并下调炎症因子分泌,优化机体免疫状态;增加足细胞肌动蛋白表达并上调相关蛋白,保护肾小球足细胞;激活PERK-CHOP和Bcl-2/Bax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激活TGF-β_1和Notch信号通路,减轻肾纤维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2025年04期 v.41 467-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