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敬国,袁海龙,韩长征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难治的消化系常见病,其主要特征为胃腺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胃酸分泌减少等。近年来其发病率与癌变率有上升趋势,1978年WHO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之一,目前国内外西医对此尚无特殊疗法。近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CAG的报道日见增多。资料表明,中医药对临床症状和胃粘膜、病理组织的改善确有较好的效果。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很多新观点、新思想已逐渐渗入到中医药领域里,并对中医组方治疗CAG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治疗CAG的水平。本文试就这一影响与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分析与概述,以期对研究CAG的学者有所裨益。
1994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柴可夫,胡补菊
胃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但若以气为百病之纲、脾升胃降这两个要点来审计,则有执简驭繁之效,故胃病可以升降观来诊治。常用的调气治疗胃病的方法有:疏肝气以助脾胃之气机升降,宣肺气以舒脾胃气化,升肺气以协调气机。
1994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庆华,熊国荣
<正> 历代医家以阳经为主治疗中风偏瘫取得较好疗效,对阴经辨证取穴、辨经取穴虽亦时有报道,却未能为多数医家所重视。笔者对阴经穴位在中风偏瘫中的应用问题有如下见解:1 阴经在中风偏瘫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阴经穴位对恢复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针灸疗效及减少病残率等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对长期用阳经穴位效果不佳或偏瘫后期,用阴经穴位为主或配合阴经穴位常获良效。有关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的大量的、散在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
1994年01期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小敏
<正>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而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以助心之行血。一般认为肺脏上述的功能均以肺气统之,鲜有归及“肺阳”者。综观近代出版的各种中医书籍,包括中医院校的教材,很少有关“肺阳”的论述,客观上似乎否定了肺阳的存在。为澄清“肺气”与“肺阳”之别,探析如下:1 阴阳对立统一,当有肺阳 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具有阴和阳两种不同属性。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
1994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晔,王雪威
<正>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医学著作汗牛充栋,在医学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仍需要对传统的中医文献加以整理和研究。因此,从1985年起,全国各中医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医文献学课。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要讲好这门课,必须突出本学科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1 必要性 开设一门课,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也就是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学这门课有什么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是开好一门课的关键,是教学获得成功的起点。因此,必须向学生讲清开设本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1994年01期 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曲忠山,张淑兰
韩玉珠老中医精于儿科,尤于小儿肺病方面论述精辟,辨证精细,自有心法,用药独具匠心,值得借鉴。
1994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宏伟
<正> 米壳一药,古来所述颇多,元朝朱震亨曰“今人虚劳咳,多用粟壳止劫……其治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故此药素有治病如神,杀人如剑之说。《本草纲目》第十九、廿三、廿九卷中亦有记载“米壳治谷气素壮之人的久咳、久嗽”和以米壳为君的疗咳、止泻之方剂。廿三卷中云“治咳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药也。”此之一戒令后人对米壳望而生畏,而“病根和后药”的观点又令后人徘徊于雷池之界,更何况小儿先天脾常不足,谷气素亏,临床诸多医家视米壳为儿科禁剂。王老师重米壳止咳、止泻之神效,又谨守《景岳全书·小儿则》倡导的“夫有是病而用是药则病
1994年01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宫晓燕
<正> 温热病发于四时,由温热邪气而致。“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温病条辨》)温热之邪侵入人体,阳热炽盛,消灼阴津,热愈炽,津愈伤,温热伤阴是温热病的基本病机。这一病机,始终贯穿于温热病的各个阶段。病在卫分,则伤肺阴,病在气分,则伤胃律,病在营血伤肾液。阴液耗伤程度,标志着温热病的预后及转归,故“温热为法,法在救阴。”1 祛邪除热——防止伤阴津1.1 辛凉保津 温热病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肺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温热篇》)温为阳邪,初犯人体即有高热,口微渴,舌边尖红等邪热伤阴征象。此时宜尽早祛邪外出,使邪从卫分而解。“太阴风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
1994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永林
<正> 表证必须解表,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实话,但又似乎是一句多余的废话。多余的废话又一定要说,那就有它一定要说的理由。 解表需用解表法。解表法又称汗法,为中医治病常用的八法之首,是治疗外感表证及各种其他病证兼有表证的必用之法。其作用是通过发汗,疏泄腠理,畅达卫阳,祛除外邪,从而解除表证。 大凡外感病的初期,由于邪气从外而入,先侵袭于卫表而出现表证。若邪气在表不解,进而深入于里,则会伤及于肤肉、血脉、筋骨、五脏六腑,其病变不但越来越复杂,而且病情也越来越重。不仅外感病如此,就是临床中的好多慢性脏腑的病变,究其起因,与外邪从表而入,没能及时、正确的治疗,邪气渐深,伤及脏腑是有直接关系的。
1994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玉英,王檀,刘素娴
<正>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流感病毒极易变异,人群对变异毒株缺乏免疫力,如控制不得力,可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该病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单纯型流感可有头痛、发热、畏寒、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发病初期出现鼻寒、流涕、喷嚏、咽痛、干咳等,当全身症状和发热消退时,呼吸道症状常较显著,部分病人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发热一般持续2~3天后渐降。症状消失后精神很差,体力恢复亦较慢。
1994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文曼,黄朝美,刘恒
<正> 温热病是由温热之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最善伤阴,历代温病学家在《外感温热篇》、《温病条辨》、《温病经纬》中均提出“保津养阴”,“复其津,救其阴”,其说屡见不鲜。而且一再告诫不可误表,不可妄攻,以防耗津伤阴,切忌辛温解表,注意保津液,保胃气,而慎于涌吐,当下则下,而不可妄下。对于阴亏当下者,宜用增水行舟的润下救津法,避免误治。因此我们对于温热病伤津耗阴这一基本病机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1994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鹏飞,杨震林
<正> 我们自1987年7月~1991年12月末共收治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7岁,平均病程42年,平均年龄34.3岁。其中伴高血压10例,伴水肿6例。氮质血症期27例,尿毒症期5例。其原发病及中医辨证分型:慢性肾炎22例,其中脾肾阳虚15例,气阴两虚5例,脏气衰败2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其中脾肾阳虚3例,气阴两虚4例,脏气衰败1例;肾动脉硬化2例,其中脾肾阳虚1例,气阴两虚1例。
1994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洪晓明,孙凌彪,张忠奎
<正> 我们自1989年以来,采用中医标本同治,温肾泄浊,调理脾胃法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5岁;病程1~2年5例,3~10年11例,11~20年10例,21年以上者4例,全部病例均符合CRF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1 温肾泄浊口服方:仙灵脾15g,黄芪50g,白术20g,陈皮10g,茯苓15g,大黄5~10g,车前子15g,丹参30g。若恶心呕吐明显者加藿香、佩兰;
1994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凌彪,王颖,刘淑茵,颜秀芬
<正>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全身显著浮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一般多属于中医水肿病范畴。肾病综合征之水肿多因肾失封藏之职,精气不固,脾失健运,精微下泄,致使大量蛋白尿的漏出。临床之时,病情复杂,虚实难辨。本文着重从虚实两个方面概括如下:1 实证:多见于青年患者,或病程日久的急性发作者,患者身体素质良好,临床以一身悉肿、腰痛、尿少、咽痛,或伴有风热表证或伴有皮肤感染病史。临床常见如下二个证候。
1994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大伟
<正> 肾盂肾炎是内科常见,多发病。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热、尿痛为主症,在急性期除主症外,尚可见寒战,高热,腰疼及小便短涩等。属祖国医学“淋病”范畴。 《金匮要略》说:“热在下焦者,则溺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诸病源侯论,淋病诸侯》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因此,肾虚而感受湿热之邪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湿热的产生是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
1994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立明,李淑艳,张艳辉,刘廷忱,孙雨时,杜简秋,程海涛
<正> 尿毒症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比较常见,临床表现复杂,为了提高诊疗水平,现将近年来收治的32例总结、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3~74岁,平均41.22岁。全部病例均达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诊断标准。部分患者还伴有贫血、心力衰竭。本组病例神经系统合并症的种类和例数如下。1.1 尿毒症性脑病:6例,3例表现为抽搐;3例表现为意识不清,均给予血液透析。
1994年01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洪杰,李井山,杨文学,袁庆田,赵清林,魏淑荣
<正> 刘某,男,18岁,高三学生。入春以来,因学习劳累,自感身体消瘦,经常感冒,曾服用“人参蜂王浆”、“鹿茸精”等药其效不显,近日病情加重,不能坚持学习。每天傍晚有微热感,睡觉后出汗,天天要换一件汗衫。家人急送医院检查,医生疑是结核病,住院治疗1周找不到诊断结核病的依据,转请中医治疗。开始医生认为经常感冒,盗汗应往气虚引起,嘱服人参汤,坚持上学,症状有所改善,但盗汗仍不止,又改服阿托品及中药牡蛎散以急治其标而止汗,效果仍不理想。刻论:形体消瘦,情绪易于激动,自述每晚面部发热,脑部发胀,睡眠欠安,多梦且想入非非,常有梦遗发生,
1994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繁立
<正>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以下简称不稳定型心绞痛)常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前驱信号,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病理过程复杂,西医治疗棘手。近年来,我们在温阳益气法基础上结合辨证论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男39例,女8例;平均年龄61.05±6.8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分类:初发劳累性心绞痛12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11例,自发性心绞痛14例,其中包括6例变异型
1994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霍锡坚
<正> 1985~1992年我院应用自拟黄消速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全部为住院病例,治疗组118例,男66例,女52例。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57岁,以16岁~24岁居多,77例,占65.93%。均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皮肤粘膜黄染,肝肿大等。化验:血清胆红素最高14.5mg%、最低1.4mg%,平均为3.76mg%。谷丙转氨酶最高达528u、最低105u,平均为254u。对照组40例,为随机抽样,两组性别、年龄及病情基本相同。
1994年01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赫萍,杨世忠,康英,孙凌彪
<正>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甘露醇治疗组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46岁~53岁,平均年龄49岁。复方丹参治疗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43~58岁,平均47岁。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两个治疗组的临床表现均相同,经血液流变学等检查,确诊为高粘血症,无其他器质性疾病。临床症状:头晕、乏力、胸闷、嗜睡、手足麻木、记忆力下降等。临床体征:体重均超重,口唇青紫、紫舌,心音低钝;腰臀比,男性患者均>0.90,女性患者均>0.80;其中部分患者手足皲裂,男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
1994年0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仁旭,张立业,滕进,廖勇,张保贵,陈世进,王友和,于利森,王炎
<正> 我院自1979年~1993年8月应用中药仙丹复方抗衰降脂延寿丹对45岁以上基本健康的老年人458例,口服应用3个月药后,运用中西医结合及实验研究方法观察其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观察对象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本组共634例,男性330例,女304例,45~50岁271例,50~69岁363例,平均年龄58.9岁。分两组:抗衰降脂延寿丹药组(以下简称抗衰组)458例,对照组176例。1.2 药物及观察方法1.2.1 复方抗衰降脂延寿丹,由人参皂甙、仙丹、仙灵脾、鹿茸、玉竹、补骨脂、山楂、毛冬青、海
1994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家明
<正> 肺痿是肺叶痿弱,收缩舒张无力,咳吐泡沫样痰涎的慢性虚损瘀滞性疾病。病变机理如下:1 金不生水、水不润金:肺脏久病体虚,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较重,久而导致肾气不足,纳气受碍,交接困难,金不生水,水不润金,肺失濡养,虚热内生、伤津化燥,灼伤肺阴,肺热叶焦,而成肺痿。2 金邪伐木、木火刑金:肺病时久、气郁满闷,乘肝伐木,肝气受损,不得条达,横逆犯胃、又乘脾土,反而侮肺,木火刑金,津燥肺痿。3 子病犯母、土不生金:肺疾久患,子病犯母,脾土受累,生化源衰,水湿内生,运化失常,升清不及,精微乏源,宗气不足、肺气虚冷,饮邪犯肺,胸闷气短,痰涎壅盛,阻碍气化,肺失宣降,滞瘀成痿。
1994年01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白雪霜,张芬兰,黄文曼,李迎霞
<正> 上消化道出血,特别是溃疡病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城乡发病率较高。属祖国医学“血症”范畴。笔者应用止血散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06例患者均系我院1987年7月~1992年7月住院患者,其中男76例,女30例;年龄20~30岁39例,31~40岁23例,41~50岁19例,50岁以上25例。106例患者均经胃镜明确出血部位及性质。其中胃溃疡4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1例;糜烂性胃炎22例;食管裂孔疝1例;其他原因所致者如胃癌、肝硬化等6例。
1994年01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慧贞,杨林
<正> 子宫癌采用后装放射治疗效果好、消瘤快,但放疗后难以避免的放射性直肠炎引起的便血,并发率较高。笔者拟钴肠宁保留灌肠,能迅速止血,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均为住院治疗后转为门诊病人,住院前均病理切片确诊,均单纯用放疗治疗。其中年龄30岁以内2例,31~40岁4例,41~50岁6例,51~60岁18例,60岁以上8例;病程最长为4年,最短23天;病型分类子宫颈癌32例,子宫残端癌4例,阴道癌2例。
1994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鹂,陈昶
<正>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根据《实用内科学》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分类方法、胃镜诊断方法及应用胃镜观察胃内粘膜治愈情况等,拟定慢性浅表性胃炎辨治四法,供同道参考,并希教正。1 脘痛伴胃粘膜水肿后,施之以和法 例1 张某,女,38岁,1986年1月11日诊。主诉胃脘痛件呃逆已月余,并见嗳气、腹胀,胸闷,纳差,舌苔黄薄,脉虚弦。胃镜检查报告,在胃窦部可见弥漫状态轻度水肿,并见点状充血,红白相间。据脉证和检查所见为肝脾不和,胃中蕴
1994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康
<正>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肠鸣,腹泻便溏,带有粘液或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腹泻疾病。近年来发病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笔者自拟丁黄地榆汤运用临床,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均系门诊病人,男38人,女14人,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达5年以上。在患本病前1年内可追诉有急性肠道病者达55%。发病年龄20~29岁21例,30~39岁18例,40~50岁8例,50岁以上者5例。经气钡灌肠确诊者为30例,肠镜检查5例。中医辨证分型:湿热内结型33例,脾虚湿滞型15例,脾肾两虚型4例。
1994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学孟
<正> 笔者运用中药健脾补气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20例,获得比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半年;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者92例,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者28例;溃疡面最大者1.6cm,最小0.4cm;大便潜血试验阳性26例;有饮酒史108例。
1994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文海,乔利民,王卫兵
<正>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本病常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两种。损伤性坏死早已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非损伤性坏死在长期内不能被人们所认识,自1957年Pietograde和Mastromasrine报道过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骨的无菌性坏死以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这种潜在的并发症,但至今未引起广大人们的重视。 近些年来,笔者开展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研究,目前已收治本病患者2000余例,其中1521人应用过肾上腺
1994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光,董文晋,齐忠林,李艳春
<正> 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暴力外伤才能引起脱位,因此,患者多为20~45岁的成年人。根据外伤致髋关节脱位股骨头的方向位置改变,髋关节脱位可分为三种类型:股骨头停留在内拉通氏线的前方者为前脱位,停留在该线后方为后脱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底部或穿过髋臼底而进入盆腔者为中心脱位,三种脱位沈通(shen-ton)氏线均不连续,且有不同改变。临床上髋关节后脱位多见,前脱位较少见,现就髋关节前脱位1例,报告如下:
1994年0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金茹
<正>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又称再发性胆道症候群,胆道切除术患者“痛苦的明天”症候群。其临床特点以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寒战、发热及黄疸为主要症状。笔者将复元活血汤、茵陈蒿汤合大承气汤三方合用,治疗本综合征,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病因病机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以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留结石,胆总管狭窄,胆总管遗留过长最为常见病因。此外,如不完全性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损伤等也可以导致本综合征。本综合征属祖国医学“胸腹痛”、“胁痛”、“黄疸”范畴。临床观
1994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孔宪辉
<正> 笔者近十几年来,运用自拟排石苦酒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症,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方剂组成 川牛膝30g,石苇30g,滑石30g,海金砂30g(布包),生蒲黄12g(布包),王不留行12g,枳实20g,白芍15g,甘草梢5g,车前子15g(布包),胡桃肉30g,鳖甲30g,生牡蛎30g(先煎),苦酒50ml(兑服)。 临床以本方为基础辨证加减。 方义:本方以海金砂、车前子消石通淋;滑石、石苇清热利湿、助海金砂排石之功;王不留行、生蒲黄、川牛膝活血行瘀而通血脉,胡桃肉补肾滋水,除燥溶石,正如陈士铎说:“溺石,皆水郁
1994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志文,柴国钊,吴秀贤
<正> 子宫肌瘤,为妇女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左右,是当前妇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西医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近年来,笔者对本病的病机与辨治,进行了肤浅的探索,简述如下。1 辨证施治1.1 气滞血瘀证 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拒按,经行血量或多或少,血色黯红,夹有血块。舌质紫黯或边有瘀点,苔簿白,脉细涩或沉弦。治宜化瘀消症。方用香棱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1.2 阴虚火旺证
1994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富春,余发斌,胡云霞
<正> 1 命门火衰 肾为生殖之本,肾脏之所以主司生殖,是与其藏精功能及命门火有关,正如古代文献有“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记载,说明命门与人体生殖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若禀赋素弱,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肾精耗伤,命门火衰,导致冲任失于温煦,寒湿下注胞宫,胞宫不能摄精成孕。正如《圣济总录》曰:“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临床表现为:婚后多年不孕,月经初潮推迟,行经后又常周期延长,经来量少,色淡,面色晦黯,腰膝酸软,性格淡漠,带下绵绵如水。伴有小腹冷痛,尤其冬季更为明显,
1994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宁
<正> 人类生殖学研究表明:黄体功能不全与育龄期妇女的流产、不孕与月经失调密切相关,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笔者运用自制健黄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流产、不孕与月经失调19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5例患者均来自本院1990~1992年门诊病例,年龄22~43岁;病程6个月~12年,均排除其他不孕及流产因素,亦排除男性不育因素。其中先兆流产11例,反复自然流产98例,不孕症57例(原发性不孕23例,继发性不孕34例),月经失调29例。
1994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少珊
<正>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缠腰蛇”、“缠腰火丹”、“蛇丹”。南方称“生蛇”或“缠身蛇”。 现代医学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是潜伏在体内的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纤维移至皮肤而发生节段性水疱疹。数群水疱常沿一侧皮肤神经呈带状排列,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病程一般3周左右。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一般在神经痛的同时,或稍后即发皮疹,但也有在神经痛4~5天之后才发生皮疹的,因而容易误诊。
1994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七星,金红日,金正女
<正> 笔者自1987年以来,用诃防汤治疗78例婴幼儿腹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8例婴幼儿均接受不同程度的抗菌素、助消化及止泻药物治疗,其效果不佳而转中医诊治。其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1岁以下29例,1~3岁40例,4~5岁9例。均为6岁以下患儿。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3天,平均3~5天。大便次数1日5次以下者23例,5~10次者51例,10次以上者4例。伴轻至中度脱水9例,轻度发热13例,吐27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例,轻至中度营养不良3例。全部病例大便为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样水样便。部分患儿有脂肪球及蛔虫卵。大便镜检无红、白细胞及脓细胞。
1994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以庭
<正> 患者李某,男,45岁,干部。1979年5月就诊。因钝器击伤致左眼前房积血,眼球胀疼,光感消失。予以云南白药2g口服,每日3次,同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伤眼用消毒纱布块复盖包扎。口服云南白药期间不使用其它止血药,治疗后第2天,积血开始吸收,视物呈磨玻璃样感觉,第3天,积血吸收2/3,液平上视力恢复,第4天,积血全部吸收,视力完全恢复,停止使用云南白药。但受伤左眼瞳仁扩大,为防止发生青光眼,当即用毒扁豆碱眼膏缩瞳,观察双眼瞳仁等大,暂停使用缩瞳药连
1994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新联
<正> 三叉神经痛是目前临床上较为难治的神经疾患之一,病人十分痛苦,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不甚理想,如神经系统止痛剂、封闭、单纯针刺等,以及近年来运用的手术治疗,有的暂时止痛,有的则留有诸多的后遗症。近来,我们运用温针灸一法治疗三叉神经痛10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47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3个月;左侧6例,右侧4例。10例均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部位以第二、第三支分布区域为主。
1994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寿彭,侯茗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阿群针”疗法(即阿是穴群体针刺疗法)对78例不同期高血压病患者与常规经穴针刺方法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取得较好疗效,差异显著,并对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8例高血压病患者均为住院和长期门诊病人,均答合WHO1978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常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1979~1985年工作规划》建议的临床分期方法,主要收集Ⅰ、Ⅱ、Ⅲ期高血压病人。男50例,女28例;年龄35~78岁,平均58岁;病程1~36年,平均11±9年。其中Ⅰ期高血压(舒张压12~14kPa)37
1994年01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傅国志,王丹辉,苏福生,代德范
<正> 笔者曾在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工作1年,采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26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68例,男149例,女119例。其中:年龄:11~70岁,病程最长者31年,最短者3个月。2 治疗方法2.1 取穴原则:上肢关节疼痛者,以取手三阳经经穴为主;下肢疼痛者,以取足三阳经及足厥阴肝经穴位为主。2.2 取穴:上肢取肩贞、肩髃、曲池、合谷、手三里为主穴;下肢穴位取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昆仑、丘墟为主穴。
1994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君
<正> 本人自1989年至1992年共治疗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45岁,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5天,主要症状为肘关节外侧剧烈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过度旋转动作(如拧衣物),局部痛点明显,在腕关节背伸时,于手背
1994年0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凤友
<正> 笔者以命门穴为主治疗小儿遗尿症75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门诊病人75例,其中男49例,女26例。年龄5~19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月。经查无其它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2.1 取穴:命门(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五分处,左右计2穴,伏而取之)。配穴:关元,中极,三阴交。2.2 操作方法:针刺命门宜取俯卧位,直刺0.5~1寸,施以轻度均匀的提插手法,使感应向四周
1994年01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阳
<正>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神经系统机能疾病的总称。祖国医学多属:郁症、虚劳、百合、脏躁、哑风、梅核气、奔豚等范畴,中西药治疗虽能取得显著疗效,但未能巩固,近几年,我应用祖传“肝神”穴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病例列举如下,望同道斧正:1“肝神”穴位置及操作方法 “肝神”穴为经外之穴,为我曾祖父、祖父创研而成,四、五十年代广泛应用于神经衰弱、肝炎后综合症等,取得满意效果,而命名为“肝神”穴。1.1“肝神”穴位置:从剑突右侧紧靠肋缘下约3~4分取第一穴,每间隔1寸,分别取为第二穴、
1994年01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家齐
<正> 田某,女,16岁,学生。1990年9月5日来诊。9月1日始患感冒,经治未愈,于9月4日开始身出黄汗,次日全身出现黄色斑点,伴口干不饮,纳呆,胸闷腹胀两胁痛,小便不利。KT38C,烦躁不安,全身汗出黄色如柏汁,其色染衣、手指缝中可见黄色粉末,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的桔黄色斑点,最大直径约1.0cm,四肢较多,下肢轻度浮肿,舌绛苔黄腻,脉弦滑。诊为黄汗合并黄斑,证属阳明湿热,毒邪熏蒸肝胆,侵入营血为患。予以清胃利湿,凉血解毒化斑。以《千金》犀角散加味治之,犀角5g(先煎),黄连10g,栀子10g,大黄10g,板蓝
1994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宇,姜坤,赵姝哲
<正> 动脉瘤样骨囊肿(Ancyrysmal bone cyst以下简称ABC)是一种少见病变。笔者近10年遇到5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原发性ABC5例。男性4例,女性为1例,年龄在19~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x线表现4例为囊肿膨胀性骨破坏死,4例表现为偏心性生长,病变区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多数有程度不同的硬化边,大多数病变骨壳完整,外缘4例呈半圆形凸出阴影,1例呈多发性波浪状,4例半圆形凸出者多呈单房,而多发外凸者则多呈明显的分房现象,囊肿
1994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文军,解斌,杨春晓
<正> 蜈蚣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熄风上痉、解毒散结、祛瘀通络等功效。 蜈蚣(Centipedes)是唇足类(Chilopoda)的通称,广义的名称与唇足类是同义词,药用蜈蚣是蜈蚣的狭义名称,在现代分类系统中地位为:节肢动物门Phylum Arthropoda,后性总纲Super-class Opisthogoneata,唇足纲Class chilopoda,蜈蚣科Family Scolopendridae,蜈蚣属Scolopendra的若干大型种类。所谓大型,不仅是指大型的种类,而且也指成体大小。一般长度以10厘米左右为宜,现今入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994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图力古尔,包海鹰
<正> 关白附,原植物名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l.)Rapaics,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是乌头属(Aconitum L.)中常见的中药之一,主治偏正头痛,寒湿痹痛,口眼歪斜。有关其植化及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较多,而染色体资料甚为少见。1 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采自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移栽后取其根尖,用对二氯苯饱和溶液预处理4小时,水洗后于卡诺固定液中固定过夜,转入50%酒精和水中低渗片刻,然后用1N HCl在60℃水浴中解离6分钟,洗净。改良石碳酸染料染色并压片。
1994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凤阁,才松
本文重点介绍了柞蚕雄蛾的形态、柞蚕雌蛾与雄蛾的区别以及未连蚕蛾的特点,同时亦介绍了柞蚕蛾与家蚕蛾、樗蚕蛾、蓖麻蚕蛾、明目大蚕蛾在形态方面的区别。
1994年0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跃军,赵长永
<正> 药材色泽是内在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药材色泽较易变化,往往会影响药材质量及用药安全有效。其变化的类型主要为褪色和色泽加深。变化中大多伴有泛油、泛糖、霉变、腐烂、虫蛀、变味、失味、溶化粘连、潮解断裂等现象。如桔梗泛油色红棕,苁蓉泛糖色褐红,蒲黄霉变色黑棕,巴戟断裂色紫褐等。这与药物的贮藏亦有直接关系。假如将药物置于通风、干燥处,有些药物就不易潮解、霉变等。
1994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忠奎,孙丽文,徐惠飊
<正> 绞股蓝(Gynostema pentaphy Uum)为葫芦科植物,以根茎或全草入药,又名七叶胆、甘茶蔓、七叶参。用于治疗咳嗽、痰喘、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等症。从1976年起,日本学者对绞股蓝进行了大量的化学、药理方面的研究。从中分离出80多种皂甙,其中有6种与人参皂甙结构完全相同,并且发现绞股蓝中皂甙含量高达2.08%。近几年我国对绞股蓝的研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认为它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人参以外的植物中含有人参皂甙的植物。除此之外,还从中分离黄酮、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研究。
1994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关宏敏
<正> 药物炮制不但影响药物直接疗效,剧毒药物炮制质量不佳,往往导致严重后果,下面就川乌的炮制谈下重要性。 川乌主要功效是祛风湿,散寒止痛,临床应用很广,用于寒湿痹痛,心腹冷痛头风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疼痛,中风疾病也广泛应用,川乌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川乌有大毒,必须经过严格的炮制才能应用,前两年我县连续发现两例服用川乌的患者出现严重中毒。我院药局从医药公司购入川乌应用于临床,川乌正常用量是3~9g,但医生处方只开2.5g,患者用药后出现口舌麻,四肢麻木,连续几个患者应用了川乌都有此症状,
1994年01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英华,杨白玉,王永生,张义梅,陈亚杰
<正> 动物药水蛭为水蛭科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 whitman.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ugra(whitman)、茶色蛭whitmania acranulata(whit-man)的干燥全体入药。水蛭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等功。近年来,医药学工作者对水蛭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水蛭中含有抗凝血作用。存在于新鲜水蛭唾液中的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胆固醇、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成份,具有很强的药理及临床作用,现简述如下:
1994年01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彭平建
<正> 中药材的真伪优劣是我们基层医院从事中药工作人员尤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中医药的声誉。因此,中药材的鉴别则十分重要。但对基层医院药房及制剂所需采购的中药材多不可能经常广泛地使用、借助于先进仪器设备的检测鉴定方法,面对现实只能采用最朴实的性状鉴别法。然而,又多以其历代汇集下来的专用名词术语为性状鉴别指南。每每用之,颇有收益。现将几种常用中药材在性状鉴别中所涉及的专用术语列举出来,供同道参考。
1994年01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健平,倪国成,黄永年,李晓春
<正> 肠炎康系白求恩医大一院经长期临床试用,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有较好疗效。尽管有关溃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在诸致病学说中,免疫异常因素却倍受重视。本实验就是采用免疫法复制成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再施以肠炎康治疗,以探讨其药效学,结果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1.1 实验动物: Wistar大白鼠,体重151.77±22.72g,雌雄各半,由白求恩医大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实验药品:
1994年01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秀梅,金毅,刘伟,曲淑岩
<正> 1 材料 药物:百全红药(简称红药)由河南省辉县市东方实业开发公司提供,云南白药由云南白药厂生产,批号920909。动物: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雌雄兼用,由本院动物室提供。2 方法和结果2.1 对大鼠外伤性炎症的影响 取体重180±20g大鼠50只,随机均分5组,组别和给药剂量见表1,连续灌胃给药3天,于第3天给药后1小时,按定量重力致炎法造成大鼠
1994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世忠,陈志诚,康英,孙凌彪,杨宝学
<正> 肝宁由中药斑蝥、紫草等药物组成,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并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染色体损伤有防保作用。经长期追踪观察3~8年中未发现一例癌变。因此,我们推测肝宁具有预防癌变的作用。目前认为癌变是多因索、多阶段作用的结果,癌变启始步骤与突变密切相关,本文拟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肝宁亦对诱变剂丝裂霉素C(MMC)遗体毒理效应的拮抗作用。
1994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久来,孙晓波,冯乾坤
<正> 1 硬软酸碱原理(HSAB原理) HSAB原理是目前化学中应用范围很广的一个定性规律。按照该原理,所有的化合物(A:B)均可拆分为A和:B,前者为酸,后者为碱。依照性质,酸碱有软硬之分。硬酸受电原子体积小,有较高的正电荷,没有容易被扭变或除去的价电子。软酸的受电原子体积大,有较少正电荷或等于零;有若干易被扭变或除去的价电子。硬碱的给电子原子极化性低,电负性高,难氧化,价电子难失去或者扭变;而软碱相反。一般认为,硬性与离子键有关,软性与共价键有关。大量事实已证明,硬酸优先与硬碱配位,软酸优先与软碱配位,这便是HSAB原理。
1994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湘林
<正> 高脂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挖掘出了大量的单味降脂药,同时也报道了许多复方降脂药物。现将近五年来复方降脂中草药的临床研究概况,按其组方立法大意综述如下。1 补肝肾为主 如彭悦报道降脂冲剂(女贞子、枸杞子、红糖)治疗515例,其降TG(甘油三酯)、β—LP(β—脂蛋白)作用与安妥明相似,降TC(胆固醇)优于
1994年0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力,张大方,李超英,花军,李丽华
<正>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是现代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分离检测技术的日益完善,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得到了极其迅猛的发展。本文试就其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1 在生药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HPLC技术研究生药(表1),为鉴别药材、评价药材质量提供了依据,对探讨亲缘关系—
1994年01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陆秀兰
<正> 日本平安时代杰出的医家丹波康赖所著《医心方》,是日本现存最古的医书,被称之为“日本方书的府库”、“东洋医学的至宝”,为汉方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丹波康赖生于公元912年,卒于公元995年,终年84岁,为汉灵帝刘宏后裔。灵帝五代孙高贵王(亦作阿留王或阿智王)在日本应神天皇时,率母子及其党人避乱经朝鲜赴日,归化日籍,住大和国桧隅群,封为使主并行医,为移日第一代,其子至都贺赐姓直,居丹波。其七世孙为大国,生子康赖,即高贵王第八代孙。康赖精通医术,赐姓丹波宿弥,累迁针博士,兼丹波介(地方长官之副
1994年01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