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cine

学术探讨

  • 黄元御运用浮萍治疗疫病理论及应用探微

    孙健;张文风;

    清代医家黄元御,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运用六经辨证诊治疫病。他在《玉楸药解》和《四圣悬枢》中详细阐述了浮萍的性味、功效及其在六经疫病中的应用,强调其在治疗疫病中的重要作用。在治疗疫病时,根据六经证候特点,黄元御以浮萍为君药,常与芍药、葛根、石膏、地黄等药物配伍。同时,根据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对药物剂量进行精细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黄元御运用浮萍治疗疫病的经验在当时医界具有较大影响,对后世的疫病防治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当今疫情频发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黄元御的疫病防治思想和方法,对于提高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6期 v.40 591-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重阳思想探讨“阳虚生瘀”理论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董春杨;张东帅;刘肖肖;姜德友;

    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及阳气生理功能与病理表现提出“阳虚生瘀”理论。据下肢静脉曲张病特征特点和发展规律分析,认为“阳虚生瘀”是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病机。提出下肢静脉曲张以阳虚不固失化为本,以内生外受之邪为变,以血瘀脉络不通为标,创以扶阳祛邪化瘀为基本治法,并根据本病临床分期不同,侧重灵活治疗。病程初期可温阳益气、兼以行气,病程中期可扶阳助正、祛邪化瘀,病程后期可化瘀生肌、培元固本,选方用药以扶阳化气为本,以助正祛邪为首,以活血化瘀为辅,遵循整体观念循证治疗。

    2024年06期 v.40 594-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现代应用探讨

    郝一丹;张兴海;张钰;王喜臣;

    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人们的养生保健及治疗,自提出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具有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内涵。对人们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治未病思想旨在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倡导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应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调节、慢性病的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代应用价值。

    2024年06期 v.40 600-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10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献研究

  • 《黄帝内经》海外传播研究述评

    李磊;史海苗;谭琦;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在中外医学交流的历史上,《黄帝内经》的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早期在日本、朝鲜的传播到近代以来中医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形成了多个译本、多种途径。随着“一带一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的提出,加之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世界各地的人们希望更多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中医药海外传播研究迎来新热潮。

    2024年06期 v.40 604-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重构本草

  • 重构本草——秦皮

    赵金悦;李佳芮;谢娜;于泳江;段丽云;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秦皮: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症靶为腹泻、痛风、目赤肿痛等。标靶为高尿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秦皮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尿酸等作用。本品无毒,但脾胃虚寒者慎服。临床常用剂量为6~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秦皮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4年06期 v.40 609-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构本草——白鲜皮

    何平鸽;巩祥贺;吴辉;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白鲜皮的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症靶为瘙痒。现代药理发现,白鲜皮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过敏、抗真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止血、神经保护等作用。本品内服有肝损伤可能,注意合理用药。临床煎服剂量多为5~30 g,外用剂量为15~100 g,勿大剂量久服。

    2024年06期 v.40 612-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构本草——泽泻

    李梦甜;乔丽萍;张伟;孙郡;王昭博;王佳;高琳;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泽泻:功效主要为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症靶为眩晕和水肿。标靶为高血脂和高血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泽泻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利尿与抗利尿、降低血压和血脂等作用。本品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使用盐制品可降低毒性,或注意服药剂量与用药周期保证用药安全。临床使用剂量为10~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泽泻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4年06期 v.40 615-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态靶辨治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态靶辨治策略

    陈锐;孙阿茹;程斯文;赵林华;仝小林;

    借鉴现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生理病理等医学认识,结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疗特征等,基于传统中医思维,以态靶辨治理论为指导,重新认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构建现代中医诊疗体系。根据甲亢(瘿气)的疾病发展演变态势,可概括为郁、火、虚三个阶段,治疗以态靶结合,态下分证,随病机变化施以疏肝散郁,或清泄火热,或益气养阴等,重视靶方靶药与现代药理研究的结合应用,精准用药。

    2024年06期 v.40 618-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传承

  • 周军怀运用五苓散经验

    褚雪菲;刘道龙;周军怀;

    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是一首临床常用经方,通过整理周军怀教授对五苓散条文、主治证候的解析,以及记录了临证经验等,以点窥面,五苓散的核心病机是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内停。病机关键是水邪内蓄,滞留三焦。核心症状为小便不利、口渴。周军怀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灵活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024年06期 v.40 622-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汇海应用通降阳明法辨治血脂异常经验

    陈宣晔;叶建宏;张郝兰;张津铖;鞠建庆;

    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医治疗血脂异常行之有效。汇海教授认为,血脂异常实为脉中痰浊阻滞,血脂异常亦能体现在舌脉上,治疗上应予脉中痰浊以出路,心主血脉,心胃里支相连,将痰浊导入胃经,再通过胃、肠将痰浊排出体外,是治疗血脉中痰浊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因此,血脂异常应以通降阳明法为主。现总结了汇海应用通降阳明法辨治血脂异常经验,以期为中医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相关经验。

    2024年06期 v.40 626-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玉书运用“健脑充髓”辨治小儿脑性瘫痪经验

    钱美加;穆春宇;赵淑景;马志平;冯晓纯;刘玉书;冯金花;

    刘玉书教授博古通今、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小儿脑性瘫痪“健脑充髓”的治疗法则,认为“髓海失养,脑络损伤”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核心病机,治疗上选用孔圣枕中丹为基本方药,随证行以健脾、补肾、疏肝、养心等治法,使脾胃升、肾气盛、肝气疏、心脉通,进而达到阴阳脏腑平衡,应用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06期 v.40 630-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葛根芩连汤通过IRS-1/PI3K/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王久玉;尚佳;王晓青;李雅坤;王改仙;梁元磊;赵羊;

    目的 探究葛根芩连汤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组(4.17 mg/100 g二甲双胍灌胃)和葛根芩连汤组(1 g/100 g葛根芩连汤灌胃),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喂食油脂、42°白酒及蜂蜜水构建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量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节点体质量,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IRS-1、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及HOMA-IR、GSH-Px、CAT、SOD、IRS-1、p-PI3K/PI3K及p-AKT/AK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G、TC、IL-6、TNF-α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可见局灶性肝实质损失。与造模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及葛根芩连汤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及HOMA-IR、GSH-Px、CAT、SOD、IRS-1、p-PI3K/PI3K及p-AKT/AK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G、TC、IL-6、TNF-α及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显示正常的肝实质。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明显改善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糖脂紊乱,可能是通过IRS-1/PI3K/AKT通路发挥作用。

    2024年06期 v.40 634-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机制探讨

    任景华;王沛华;李晓丹;袁浩鑫;李川川;胡学君;

    目的 探究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PE)大鼠胎盘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 将27只子痫前期大鼠随机分为子痫前期组及普伐他汀高、低剂量组,每组9只,10只健康妊娠大鼠为对照组。普伐他汀高、低剂量组分别予普伐他汀每天50、25 mg·kg~(-1),对照组与PE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量血压及24 h尿蛋白;检测大鼠胎盘及胎鼠体质量;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较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红素氧合酶1(HIF-1α/H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子痫前期组比较,普伐他汀高、低剂量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4 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胎鼠体质量、SOD、CAT水平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HIF-1α、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普伐他汀低剂量组比较,普伐他汀高剂量组DBP、SBP、24 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胎鼠体质量、SOD、CAT水平及Nrf2、HIF-1α、HO-1、VEGF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普伐他汀可缓解PE大鼠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HO-1信号通路有关。

    2024年06期 v.40 640-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临床研究

  • 益气通络解毒疗法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直肠癌

    傅湘君;王煜;马贇贇;王燕;张云;

    目的 观察中医益气通络解毒疗法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复发转移性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靶向组与中医组,各40例。2组均给予FOLFIRI方案化疗,靶向组加用贝伐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中医组在靶向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益气通络解毒方治疗。统计2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毒性反应程度,比较2组中医症状评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结果 中医组客观有效率(55.00%,22/40)与靶向组(35.00%,1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临床获益率(92.50%,37/40)高于靶向组(75.00%,30/40)(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腹胀、腹痛、纳差、乏力、大便干结、大便稀溏、便血评分及总分治疗后下降,中医组低于靶向组(P<0.05)。治疗前,2组VEGF、MMP-2、IGF-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EGF、MMP-2、IGF-1下降,中医组低于靶向组(P<0.05)。中医组骨髓抑制、迟发型腹泻毒性反应程度低于靶向组(P<0.05),中医组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肝肾损害毒性反应程度与靶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中医益气通络解毒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直肠癌可降低VEGF、MMP-2、IGF-1表达,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2024年06期 v.40 645-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裴爽;李华;裴丽红;王景;

    目的 探讨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慢 阻 肺 病 评 估 量 表(CAT)评分,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状况评估量表(BODE)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PaO_2、SaO_2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IL-8、PaCO_2、CAT评分、mMRC评分、BODE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功能,调节血气指标,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4年06期 v.40 650-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康复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陈罗西;敬竹子;刘付龙;梁俊豪;任凯;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化分组法(余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中医特色功能训练。通过评估美国脊柱损伤学会运动评分(ASIA-M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10 m最快步行速度测试(10MWT)、6 min步行耐力测试(6MWT)、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Berg平衡量表(BBS)变化情况,分析2组康复效果。结果 康复治疗4周时,观察组ASIA-M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6周、8周时,观察组10MWT均低于对照组(P<0.05),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TUG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12周时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有利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再生修复,促进患者步行能力、平衡能力提升。

    2024年06期 v.40 65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比较

    齐姗;孙红丽;马斌;李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美洛昔康片治疗,大剂量组给予每次20 mg雷公藤总苷,小剂量组给予每次10 mg雷公藤总苷,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关节功能障碍分级、晨僵时间、关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大剂量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关节功能障碍分级I级人数明显多于小剂量组(P<0.05),III级人数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晨僵时间、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水平、IL-6、ESR、RF、CRP水平低于小剂量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大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略多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美洛昔康片的疗效优于小剂量雷公藤联合美洛昔康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雷公藤总苷给药量。

    2024年06期 v.40 660-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坤宁健骨方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症

    吕一人;高宠;王笑民;

    目的 探讨坤宁健骨方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随访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坤宁健骨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腰膝酸痛、五心烦热、双目干涩、善太息、屈伸不利、骨骼肌肉疼痛不适、头晕耳鸣、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等中医证候积分,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抽搐、步履艰难、持重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疼痛程度,血磷(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等钙磷代谢指标,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腰膝酸痛、五心烦热、双目干涩、善太息、屈伸不利、骨骼肌肉疼痛不适、头晕耳鸣、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评分,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抽搐、步履艰难、持重困难消失时间,股骨颈、腰椎L_1~L_4骨密度水平,疼痛程度,Ca、P、ALP水平,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坤宁健骨方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4年06期 v.40 664-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西医临床研究

  • 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高危因素分析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激素雾化疗效评价

    黄殷;肖力;廖卫彬;卫绮燕;韦僖雯;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的高危因素,评价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激素雾化治疗儿童PIBO的疗效。方法 选择肺部感染患儿5705例,其中PIBO患儿100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PIBO的高危因素;将100例PIBO患儿随机分为灌洗组与雾化组,各50例。雾化组给予激素(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灌洗组给予激素(普米克令舒)雾化+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程>12 d、肺部喘鸣音、呼吸困难、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合并腺病毒、喘息、呼吸衰竭是儿童PIBO的高危因素(P<0.05)。灌洗组气促、喘息、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短于雾化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低于治疗前(P<0.05),灌洗组低于雾化组(P<0.05);2组潮气量(TV)、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高于治疗前(P<0.05),灌洗组高于雾化组(P<0.05);灌洗组治疗有效率(96.00%,48/50)高于雾化组(84.00%,42/50)(P<0.05)。结论 肺部感染患儿PIBO与多种高危因素有关,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激素(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能改善PIBO患儿临床症状、炎症反应、肺潮气功能,可提高临床疗效。

    2024年06期 v.40 669-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常江;王勇;杨青壮;

    目的 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75例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5例。A组实施Pringle法,B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C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左肝静脉阻断法,3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3 d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术前和术后3个月后生命质量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B组,B组短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 d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ICAM-1、CRP、IL-6、IL-8水平升高,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降低,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血清MIF水平降低,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个月的症状/不良作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升高,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C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与Pringle法和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相比,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左肝静脉阻断法可有效控制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术中出血,有效调节患者血清ICAM-1、MIF、CRP、IL-6、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24年06期 v.40 675-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杨傲;董微微;周昆;

    目的 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择12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7 d后的疗效,记录2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7 d后肺功能指标、血清淀粉蛋白A(SAA)、白三烯E4(LTE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44%,57/61)高于对照组(80.33%,49/61)(P<0.05)。观察组喘息、湿啰音、咳嗽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2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潮气量(TV)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血清SAA、LTE4、MCP-1、吸呼时间比(TI/TE)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后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可降低血清SAA、LTE4、MCP-1水平,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良好。

    2024年06期 v.40 681-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参数联合血清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尹春燕;李晓燕;周富经;

    目的 探讨超声参数联合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人激肽释放酶10(hk10)、DJ-1用于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卵巢肿瘤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卵巢良性肿瘤组80例和卵巢恶性肿瘤组20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及血清HE4、hk10、DJ-1检查,并比较2组各项指标差异,通过ROC分析超声参数、HE4、hk10、DJ-1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效果。结果 卵巢良性肿瘤组患者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S/D以及HE4、hk10、DJ-1水平低于卵巢恶性肿瘤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I、PI、S/D、HE4、hk10、DJ-1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0.698、0.721、0.744、0.721、0.814、0.814,联合诊断敏感度为0.953,特异性为0.719、0.789、0.491、0.737、0.684、0.877,联合诊断特异性为0.912;Ⅰ~Ⅱ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RI、PI、S/D、HE4、hk10、DJ-1低于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 超声参数、HE4、hk10、DJ-1均可作为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指标。

    2024年06期 v.40 685-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术中雾化布地奈德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李魁亮;付冬梅;王东昕;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12名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术前,2组均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手术中,观察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2组麻醉前(T1)、麻醉恢复后10 min(T2)动脉血气指标,以及术前术后第1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结果 T2时刻,2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增加,观察组增加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时刻动脉血氧分压(PaO_2)比T1时刻提高,对照组下降,且观察组的PaO_2在T2时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_2)在T2时刻比T1时刻显著提高,对照组前后无显著变化,观察组在T1和T2时刻的Sa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2组血清IL-6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血清ECP和SP-D水平在术后第1天均升高,且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术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升肺保护因子的水平,缩短麻醉恢复时间。

    2024年06期 v.40 689-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基于“元气”探讨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及治疗

    何慧晗;冯长卓;杨戈;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表现,神经内分泌是此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细致梳理近年来中医学对于CHF神经内分泌机制的研究进展,基于中医“元气”理论,从中、西医两个维度阐述此病的病因病机,探讨从“元气”角度干预其神经内分泌机制及应用中药治疗,丰富了中医学对CHF的认识,以期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新的思路。

    2024年06期 v.40 693-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盆腔炎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言娜;雷磊;刘慧婷;范孝盈;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患者的盆腔部位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症状明显、疼痛程度剧烈、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妇人腹痛”“癥瘕”“带下病”范畴,发病过程中受到寒、湿、热、虚、瘀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具体病机分型为湿热瘀结、血瘀气滞、寒湿凝滞、气虚血瘀症等,根据相应症型给予针对性的中医治疗。现从慢性盆腔炎中医病机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对当前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

    2024年06期 v.40 700-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股骨颈应力性骨折加速康复的中西医研究

    崔海峰;段大鑫;杨子霆;张鑫;

    随着马拉松和健身运动的兴起,应力性骨折的发病部位也发生了变化,股骨颈应力骨折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因早期诊断困难,且漏诊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是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现代西医借助医疗设备在应力性股骨骨折患者的诊断、分型、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和理论基础,但在创伤后股骨颈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上西医尚无方法,中医却对病因病机有独到的见解,中医药内服外用在临床防治创伤性股骨颈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中西医结合更是在股骨颈应力性骨折的加速康复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疗效,现就股骨颈应力性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作以研究,为临床提供借鉴。

    2024年06期 v.40 704-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