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cine

学术探讨

  • 防风防治疫病应用探析

    张文风;张崇恒;

    防风,药性辛、甘,微温,具有养护正气、解表、祛风胜湿之效,临床广泛应用于预防疫病的滋生及治疗寒疫、风疫、湿疫等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年来,随着对防风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该药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调节免疫等多重作用。通过对疫病治疗理论、防风性味及功效溯源、治疫作用和现代药理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为防风的开发运用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v.40 827-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从象思维视角谈淫羊藿与附子的药性异同

    杨映映;田传玺;

    象思维是中医认识药物、认识疾病、分析病机、遣方用药等过程中的特征性思维方式,淫羊藿和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温阳药物。运用中药象思维,从淫羊藿和附子的生长环境、药用部位、药物形态等角度,对生炙淫羊藿和附子的药性和功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生品淫羊藿为辛寒之品,炙品淫羊藿为辛甘温热之品,他们可以通过宣肺而打通金水相生之路,进而补肾壮精。另外,在“少火生气”方面,炙淫羊藿具有代替附子之能。

    2024年08期 v.40 83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文献研究

  • 胡荽法象药理、名称源流及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纪征凯;李莹波;李亚军;

    胡荽的药象特点突出,在“象-性”与“象-效”方面的关联性较大,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药象特点,形成了其特殊的药理作用。胡荽播种于夏月“热浮长”之时,得以“秉阳热而速生”,又于早春“风升生”时节采收,得春月温煦升发之气,共成其辛温香窜之性效,是其用于治疗风寒束表致无汗、小便不利的法象药理。现代临床依托药理学手段对胡荽进行了全新赋能,通过对胡荽挥发油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发现了其抗氧化、抗铝沉积、抗焦虑、抗肿瘤、利尿、抗菌抗炎、促进毛发生长以及促进排卵等全新功效,这些新功效的发现,正是基于中医象思维,对胡荽进行“象性合参”的意义所在。

    2024年08期 v.40 834-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重构本草

  • 重构本草——薏苡仁

    苗润宇;王昭博;沈梦菲;仝小林;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薏苡仁:功效主要为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症靶为腹泻、关节疼痛、化脓、痤疮、水肿。标靶为胃溃疡、胃肠道肿物、泌尿系感染。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薏苡仁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消水肿、抗肿瘤、抗溃疡、止泻、抗炎镇痛、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薏苡仁属于药食同源类药物,毒性普遍较低。临床使用剂量为10~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薏苡仁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2024年08期 v.40 839-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 ]

经验传承

  • 李跃飞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周国徽;郝小刚;闫宏旭;张鹏飞;李向欣;李跃飞;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李跃飞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病机关键为“肾虚夹瘀”。临床常见腰酸腿痛,行动不利,下肢沉重,感觉异常,行走困难,倦怠乏力,恶寒,烦躁失眠等症状。治疗以“补益肝肾,活血止痛”为基本原则,方药组成具有通补结合、标本兼治的特点,达到改善腰酸腿痛,补肾化瘀的作用。李跃飞临证整体审查,辨证论治,疗效颇佳。

    2024年08期 v.40 84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米金铎从“虚、痰、瘀”治疗老年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经验

    胡碟;邓瑞雪;张宇涵;田舜元;鞠慧;米佳;张景洲;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能发生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吉林省名中医米金铎教授认为,老年性NASH的病因病机为脾虚痰凝、瘀阻肝络,病机关键是脾虚失运,痰瘀互结于肝,肝络失和而致肝病。临证采用通补结合的治法,组方在逍遥散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祛风化痰的药物,以达脾健肝疏、痰化络通的临床疗效。提出从“虚、痰、瘀”的角度出发,探讨老年性NASH的病机和中医治法,为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4年08期 v.40 846-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刘铁军基于“补气升阳”法治疗胃下垂经验

    弓泓弛;王汉;黄兆平;潘振芳;马春蕾;温荔萱;刘铁军;

    刘铁军教授认为,胃下垂发病以气虚不运、阳虚气陷为本,常伴有血虚,或夹杂痰湿、郁热、血瘀等实邪而虚实并见,临床基于“补气升阳”法论治胃下垂,以顾护胃气贯穿始末,辅以疏肝理气、升举阳气、气血同调等法,灵活化裁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经典名方,效如桴鼓。

    2024年08期 v.40 850-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张震“疏调气机”思想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辛蕊;倪宏敏;李彦琏;李思绮;孔维娜;秦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全身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归属中医学“阴阳毒”范畴。国医大师张震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本虚标实之症,病因病机以肝脾肾虚为本,毒瘀血脉为标,且SLE患者普遍存在情志失调,应身心同治,提出“疏调气机,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自拟疏调生血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治法着眼于疏肝,健脾补肾并重,辅以解毒化瘀生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该方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促进血小板再生等作用,可从各个环节调控SLE发展的相关生物过程,从而改善SLE症状、抑制SLE病情进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4年08期 v.40 85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实验研究

  • 利用受体配体亲和技术筛选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康健斌;张语迟;

    目的 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 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物。结果 从黄芩中筛选出了5,7,2′,6′-4羟基黄酮、5,7,2′,5′-4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白杨素、千层纸素A,可以同时亲和抑制ACE2和DPP-4,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结论 从黄芩中筛选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靶蛋白抑制剂,具备潜在开发价值。

    2024年08期 v.40 859-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山陈颗粒成型工艺

    钟以凝;董琳琳;彭金清;陆思;秦晓雪;陈卫卫;

    目的 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单因素试验筛选出稠膏的相对密度、稀释剂总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颗粒的成型率、休止角、水分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优选复方山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取相对密度为1.25(60℃)的稠膏与稀释剂(甘露醇:糊精=1:3)按1:3的比例混匀,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在60℃下干燥约1 h,整粒,即得。结论 通过CCD-RSM优选的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复方山陈颗粒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2024年08期 v.40 864-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中医临床研究

  •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

    包扬;赵亮;韩笑;吴巍;张蒙蒙;高艺玲;邓永志;

    目的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运用痰瘀同调方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评价痰瘀同调方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痰湿瘀滞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痰瘀同调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以及中医痰湿瘀滞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客观评价痰瘀同调方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MI、WC、WHR、FPG、2 h PG、HbAlc、FINS、HOMA-I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患者形体肥胖、腹部增大、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胸闷、便溏、口淡无味或黏腻等中医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痰瘀同调方干预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效果明显,安全性良好。

    2024年08期 v.40 869-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清金止咳解痉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湿蕴肺证

    张树红;陈华;付秀丽;聂鑫鑫;梁军;

    目的 探讨清金止咳解痉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湿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金止咳解痉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肺功能指标最大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SF-36评分及临床疗效,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CRP、TNF-α、IL-6、PCO_2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aO_2、PaO_2、FVC、FEV_1、FEV_1/FVC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对照组(76.47%,39/51)(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金止咳解痉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良好,能够调节患者血气指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2024年08期 v.40 874-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腹症术后胃阴虚证

    王麒麟;韩懿;高卫锋;

    目的 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腹症术后胃阴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急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急腹症术后胃阴虚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另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术后肛门排气、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腹胀、腹痛、大便秘结、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舌红少津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80.77%,42/52)(P<0.05);治疗后,2组血清SOD、GSH-Px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急腹症术后胃阴虚证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急性应激反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2024年08期 v.40 879-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手法松解术联合几丁糖治疗肩周炎

    谈钊;王小英;蔡晓辉;徐建德;石瑛;陈东煜;詹红生;安军伟;

    目的 观察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2组治疗前、治疗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CMS)、肩关节活动度、总有效率及复诊率。结果 治疗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2组VAS评分、CMS、肩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49/50)高于对照组(78%,39/50)(P<0.05),复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筋主骨从”理论指导下手法松解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肩关节活动度、降低复诊率,在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方面优势明显。

    2024年08期 v.40 883-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中西医诊治特点分析

    周雷;赵越;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0年1月-2016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R患者相关临床信息,统计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生化指标、中西医治疗方案及专科检查情况,分析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结果 T2DR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病(DKD)发生率最高(46.7%),合并疾病中高血压发生率最高(62.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T2DR患者中DKD、糖尿病足、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显著升高(P<0.05)。PDR患者三酰甘油(TG)、血清尿酸(SUA)、尿总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NPDR患者(P<0.001);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05);PDR患者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5)。PDR患者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使用率高于NPDR患者(P<0.05),滋阴清热和滋阴活血的使用率低于NPDR患者(均P<0.05)。PDR患者的眼球超声检查率、全视网膜光凝术和玻璃体切除术的使用率均显著高于NPDR(P<0.001)。结论 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CCB、ARB、α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PDR期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的使用率明显高于NPDR。PDR患者应进一步提高眼底造影检查率,更好地评估病情。

    2024年08期 v.40 88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 ]
  • 关节松动术配合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林桂君;李钰;吴芳鹏;韩晟宇;陈琳非;洪伟;苏钢;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4周。比较2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国际常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最大张口度、中文版颞下颌功能受损评分(MFIQ)及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后OHIP-14评分,VAS评分,MFIQ评分,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触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指数(CM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最大张口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关节松动术配合针刺能够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疼痛和颞下颌功能活动,提高最大张口度,疗效明显。

    2024年08期 v.40 892-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西医临床研究

  • 不同术式治疗直肠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舒新军;赫长胜;任学宝;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癌(RC)的疗效。方法 选择8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43例)采用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B组(45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6个月,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A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抗生素使用率低于A组(P<0.05)。随访期间,2组肿瘤完整切除率、肿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7 d,2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胃动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EGFA)、嗜铬粒蛋白 A(Cg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EGFC)水平均降低,B组低于A组;血清D-乳酸(DLA)水平均升高,B组高于A组(P<0.05)。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2024年08期 v.40 897-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

    蒋惠瑜;刘海潮;陈燕青;李菊惠;王兆伟;

    目的 探讨肌筋膜松解(MFR)手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及电生理机制。方法 选择8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Bobath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对比2组康复治疗前后下肢屈肌群肌张力的改善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以及改良Bae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分析2组表面肌电图(sEMG)并对比不同康复时间段下肢股直肌、腘绳肌、胫前肌及腓肠肌的均方根(RMS)值,分析RMS值变化与下肢痉挛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康复治疗后,2组MAS得分及CSI均较康复前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2组FMA-LE评分和MBI均改善。观察组得分显著提升(P<0.05)。2组下肢肌RMS值均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于康复后第2周即有明显下肢肌RMS值差异,观察组腘绳肌、胫前肌及腓肠肌的RM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第4周及第6周,观察组股直肌、腘绳肌、胫前肌及腓肠肌RMS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肌RMS值变化与MAS评分及CSI呈负相关(P<0.05),与FMA-LE评分及MBI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肌筋膜松解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下肢张力,提高下肢功能,且功能性改变与下肢肌肌电信号的增强密切相关。

    2024年08期 v.40 901-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阿米娜汗·吐尔尼牙孜;张阳;朱翊;刘梅;常丽蓉;赵萍;

    目的 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5.00%,9/60)低于对照组(36.67%,22/60)(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后30 d再次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31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PPCs组,89例患者纳入非PPCs组。PPCs组既往胆道手术史率、术前白蛋白(ALB)高于非PPCs组(P<0.05),PPCs组手术时间长于非PPCs组(P<0.05),PPCs组、非PPCs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类型、结石部位、术中使用胆镜率、合并胆肠吻合率、术中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前总胆红素(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别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长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ALB水平高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ALB有关,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可降低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2024年08期 v.40 906-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吕飞飞;龚立;成金磊;

    目的 探究不同切口复位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VAS)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后3个月后总有效率(70.0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38.00%,19/50)(P<0.05);2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个月、6个月后Rasmussen胫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内侧倒“L”切口辅助外侧切口复位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更充分、牢固,能够早期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4年08期 v.40 911-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学习任务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刘晓亮;苑成浩;李慧;高璇;

    目的 分析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P<0.05)。治疗后,2组β波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θ波、SMR波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Conners 父母用量表(PSQ)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持续性注意力测试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改善患儿注意力缺陷症状、脑电活动,疗效明显。

    2024年08期 v.40 915-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苗转;何阿玲;王导利;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8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44例予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2组肠道菌群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测定2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抗原分化簇4受体(CD4~+)、抗原分化簇8受体(CD8~+)、CD4~+/CD8~+,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道菌群指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炎性因子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4~+、CD4~+/CD8~+指标高于治疗前,CD8~+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肠道菌群失调、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良好。

    2024年08期 v.40 919-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综述

  • β-榄香烯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朱立德;姜晓天;

    目前,恶性肿瘤发病不易被发现,且进展较快,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一些从本草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功效的天然产物,近年来被国内外研究者重点关注。榄香烯作为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是中草药姜科植物温莪术提取和分离出来的。现综合大量文献发现,β-榄香烯在肿瘤细胞诱导凋亡方面、侵袭和转移的抑制方面、免疫调节方面、逆转肿瘤耐药等多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递送系统有助于β-榄香烯,使β-榄香烯在治疗肿瘤方面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2024年08期 v.40 923-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 ]
  • 针刺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部分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郑一歌;翟茜;高巍;高慧;何秀莉;

    人类肠道拥有复杂而丰富的菌群,肠道菌群参与营养吸收、免疫防御、调节代谢等生理功能。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涉及许多疾病如缺血性卒中、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甚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而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证实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针刺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群落多样性、丰度调控宿主代谢、免疫应答,影响相关疾病的发展。肠道微生物群靶向治疗相关疾病的机制和模式仍需继续探索。

    2024年08期 v.40 928-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肛瘘术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患者创面愈合相关信号通路及生长因子变化的临床现状分析

    韩海涛;柳越冬;张相安;张双喜;郭海霞;

    肛瘘一般难以自愈,手术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因肛瘘病变位置特殊,术后创面多为开放性,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增加患者痛苦。近年中医药治疗因费用低、疗效理想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主要方式。目前发现,部分中草药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中药复方制剂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通过检索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Hippo等信号通路等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通过总结肛瘘术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患者创面愈合相关信号通路、生长因子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患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2024年08期 v.40 934-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细胞焦亡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高楠;张楠;孙维义;郅强;杨世发;

    结直肠癌(CRC)作为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现代治疗手段效果不甚理想,寻找低毒、高效的防治方案仍是CRC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临床防治CRC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有多方面的手势,包括毒副作用小、多靶点、多途径等。近年来,随着分子机制及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多数学者发现,CRC发病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其中,细胞焦亡是一种机体调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模式,能调节多种细胞信号级联反应,可参与CRC的调控过程。此外,在中医药领域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与细胞焦亡影响CRC的研究也逐渐兴起。通过文献筛选和相关报道发现,一些中药复方和中药单体能通过靶向干预细胞焦亡在CRC中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对其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以期在中医药防治CRC领域提供理论和诊疗思路参考。

    2024年08期 v.40 940-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