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可佳;姚伟伟;韩超汝;宋世珅;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比较2组疼痛消失时间、停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感(VAS)评分,血清P物质、CD3~+、CD4~+、CD8~+水平变化;比较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停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CD8~+水平、VAS评分、血清P物质均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6.67%,4/60)低于对照组(25.00%,15/60)(P<0.05),临床疗效总显效率(88.33%,53/60)高于对照组(65.00%,39/60)(P<0.05)。结论 火针联合穴位放血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缩短各项不适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疼痛感,改善免疫水平、血清P物质,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4年10期 v.40 1107-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阚书慧;李朋成;孔连委;白丽;张丹;
目的 探讨通调任督针刺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影响。方法 选择9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调任督针刺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血清TLR4、Eotaxin、sST-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62%,44/47)优于对照组(76.60%,36/47)(P<0.05);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呼气峰值流量(PEF)变异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水平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LR4、Eotaxin、sST-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调任督针刺法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显著改善肺功能,提升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TLR4、Eotaxin、sST-2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4年10期 v.40 11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翟建宁;金小晶;盛红艳;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加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枸橼酸铋钾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状态、炎症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对照组(79.25%,42/5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胃脘刺痛或痞塞、嗳气泛酸、神疲乏力、纳差、肠化生、萎缩、活动度、慢性炎症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全血CD8~+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及生命体征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胃黏膜病理状态、炎症反应与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2024年10期 v.40 1116-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秦董怀;顾振宁;薛益兴;
目的 观察滋阴运脾法联合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对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干燥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上联合滋阴运脾方中药治疗。检测2组外分泌腺指标、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干扰素-α(IFN-α)、B细胞刺激因子(BAFF)蛋白水平,评估2组干燥综合征疾病自我感受(ESSPR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周后唾液流量、自然唾液流率及左侧/右侧泪液分泌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12周后相关外分泌腺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IgA、IgM、IgG及ESR、IFN-α、BAFF蛋白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12周后除IgM外其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周后C3、C4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12周后C3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周后ESSPR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ESSDAI 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阴运脾法联合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可减轻患者症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改善免疫功能和外分泌腺功能。
2024年10期 v.40 1121-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尹俊芳;郭丽;杨琴;刘越;
目的 探讨除湿养发汤联合参柏洗剂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脂溢性脱发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口服非那雄胺片联和外用米诺地尔酊治疗,研究组口服非那雄胺片与除湿养发汤联合参柏洗剂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清睾酮(T)、雌二醇(E_2)水平,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80.65%,25/31)(P<0.05);2组治疗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血清T水平均下降(P<0.05),研究组中医主症、次症积分、血清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_2水平均升高(P<0.05),研究组E_2水平高对于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湿养发汤联合参柏洗剂治疗脂溢性脱发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4年10期 v.40 1126-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袁港;赵丹;
目的 观察益肾通络针法治疗肝肾亏虚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肝肾亏虚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颈夹脊穴、阿是穴、天柱、后溪、申脉、悬钟、肾俞,治疗组予益肾通络针法,针刺夹脊穴、阿是穴、合谷、后溪、关元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00%,44/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41/50)(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项部痛感、患肢放射痛及麻木感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通络针法治疗肝肾亏虚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颈项部疼痛、上肢放射痛及麻木、头晕头痛、耳聋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2024年10期 v.40 1130-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